观鸟两年小结

从 15 年步入大学校门至今,我接触观鸟这一活动已经两年有余了,上一个寒假(2018 年初)甚至和朋友专程跑到云南去观鸟,收获也算是颇丰。家里人调侃我说“你尽是搞些这个资产阶级的爱好”。这话其实也没错。观鸟这一活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英国的维多利亚时代甚至更早,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才传入中国(大陆), 随后便在华夏大地生根发芽,涌现了出了一大批拿着长枪短炮的老法师(包括我)。

而我认识到观鸟这一活动是由于厦门大学的绿野协会,这是一个神奇的学生社团(它的神奇这里按下不表,以后再写文介绍)。不过也正是因为它的种种神奇之处,我在社团里入门了观鸟之后就跑了。

观鸟作为一项户外运动,在当今中国大学生的生活中应该还是蛮少见的,这也意味着我离开了绿野协会后,其实很难找到能一起观鸟的人。不过还好我在另一个和望远镜脱不了干系的社团里找到了。毕竟有了观星的望远镜,再拿来看看鸟也顺理成章嘛。所以事实上,我观鸟的主要经历,不是和绿野协会的人一起的。

观鸟的乐趣

很多人可能会有疑问,为什么有人会喜欢观鸟,或者说,鸟有什么好看的。在我看来,观鸟的乐趣不单纯地在于“看”鸟,那样的话动物园,画册甚至互联网才是最好的去处,而不是像我一样跑到深山老林里去遭罪。

那么观鸟的乐趣究竟何在呢?

首先,我觉得鸟类算是地球上最具有精灵特质的动物了(呃,鸦科的个别成员除外)。他们不像鱼类和爬行类那样看起来傻不拉几的,也不像昆虫一样让人唯恐避之不及,更不会对人类具有威胁性(平胸总目和村口大鹅除外)。鸟类种类繁多,形态各异,有凤冠霞披的太阳鸟,也有北灰鹟这样灰不溜秋的鸟。他们或在林间,或在水边,专心于自己的事情,向你呈现着大自然灵巧,活泼的一面。就凭着这精灵一般的特质,就已经足够让我沉迷其中了。

除了鸟类本身所带来的乐趣,还有一点对我而言至关重要,那就是在观鸟过程中对自然的感受。真正的观鸟不单单是拥有一双老鹰般敏锐的双眼就可以做到的 你还需要双筒 。我常常有这样的感觉:早上刚开始观鸟时,总觉得一只鸟都没有,脑子里充斥着不相干的东西,连鸟叫都听不到。但如果我足够专心,随着步伐的前进,鸟叫会越来越多,越来越明显,最后甚至叶子掉落的声音也可以轻松察觉。再过一会儿,我就会融入在自然当中了。我会对周围每一株草,每一颗树都充满好奇,一眼望过去,就发现了许多不曾发现的事情。而这时,发现一只鸟儿,便已是轻而易举了。作为一个唯物主义者,我不想把这些解释为心灵与自然建立起了联系(所谓心灵感应)。我想说的是,当我们的祖先在非洲那片远古之地上繁衍生息之时,就已经把这样与自然沟通的能力写在了我们的基因里。而我们要做的,是要将其从文明的枷锁里释放出来,让它带领我们重新回到自然。

观鸟对我来说不单纯是观察鸟类,相信对其他很多观鸟者来说同样也是。并且我认为大部分的户外运动都是如此,它们有着相同的内核:感受自然,并且与之沟通。其实这从户外运动的字面就可以看出,所谓户外,就是要走出“户”。“户”不是一个天然的东西,它是人类文明构建出的产物。户外运动让我们走出这个庇护所,回到自然,以达到与自然沟通的境界。与此同时,自然是平等的,自由的。所谓“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”,无论你在人类社会中是什么样子,自然万物对待你和所有人都是一样的,这是完全的平等。这也是我为什么如此喜欢观鸟的原因,因为自然中没有人类文明的种种概念,那些概念让我心生厌烦。

鸟种回顾

扯了那么多有的没的,还是要回到一些比较俗的东西上——所谓鸟种数。鸟种数就是指自己看过的野生鸟类的物种数。观鸟圈子里,大家都热衷于提升自己的鸟种数,一方面是出于人类本能的争强好胜心——我比你看的多,我比你厉害,另一方面就单纯是想看到更多不一样的鸟儿。我呢,没那么好胜,就单纯想看看新奇的鸟儿。

我用中国观鸟记录中心来记录每次观鸟的结果,根据这个网站的统计,我目前为止看了 172 种鸟,由于每次记录的准确性不能保证,这个数目应该与实际情况有出入,但是肯定相差不大。

这其中有不少是我在云南观鸟五天所贡献的,其他都是在厦门或者山西看到的,云南鸟种密度之高可见一斑。事实上,云南所拥有的鸟种数目占到整个中国的近三分之一,云南的高黎贡山百花岭,更是中国观鸟圣地。

说到云南,不得不提我在大理苍山的经历。白腹锦鸡(Chrysolophus amherstiae)是苍山的明星物种,我们连续两天爬苍山,都没有遇到心心念的白腹锦鸡。第三天在山上的玉带云游路,我们走到一个拐弯处时,听到远处灌木丛中传来枯叶被翻动的声音,当时我心想,不会是白腹锦鸡吧。等我们走近了,蹲下来用望远镜费力地透过灌木枝叶看去时,出现在双筒里的是两只有着很长尾巴的禽类,身上有着如同虎皮一样的花纹。“白腹锦鸡!”,我脱口而出。但是,这显然是雌鸟,没有标志性的外观,我们几个还不敢确认就是白腹锦鸡,于是又拿出鸟书(即《中国鸟类野外手册》,我们一般简称鸟书),这才证认它俩就是白腹锦鸡。这两只鸡它们在地上不停地啄来啄去,明显是在找吃的。十几分钟后我们再一次路过这里时,它们居然还在。而且这一段路游人还是挺多的,看来白腹锦鸡可能不那么怕人。

除了白腹锦鸡,还有其他很多有趣的事。我们发现了一只常驻在苍山清碧溪的白顶溪鸲(Chaimarrornis leucocephalus)。我们两次去清碧溪,它都站在河中同一个石头附近,真是只名副其实的“溪鸲”。

还有雪山下的雄鹰。我们在苍山看到林雕(Ictinaetus malayensis)和游隼(Falco peregrinus)两种猛禽。林雕尤为雄壮威武,它们不紧不慢地盘旋在苍山山谷的溪流上方,而游隼则在山间快速滑翔。那时一抬头就能看到苍山主峰的雪顶,这不是草原雄鹰,而是雪山雄鹰了。

法师时间

除了观鸟,当然还要拍鸟了。记录下鸟儿动人的身姿,同样是一件充满乐趣的事情。不过苦于小小白(佳能镜头 EF 70-200mm F4 L 系列的昵称)光圈太小,以及 6D 的祖传十一点对焦系统,我的拍鸟体验实在太差。在云南之旅的后半段,我都是用手动对焦的。所幸拍的多,总还是有那么一张不错的:

白腰文鸟 Lonchura striata

其他的都没这个好,因为拍这张的时候那只文鸟距离我只有不到三米。

大概就是这些了,这是这个博客的第一篇博文,希望自己以后能多写些东西……